全国咨询热线:

13598687332

您的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» 新闻中心

节能减排攻坚需要市长和市场携手

来源:/news/19.html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-03-14    点击:2573

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,国内“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”,“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,节能减排、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”。  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底发布的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,201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.01%,同时,《公报》初步核算结果显示,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.8亿吨标煤,比上年增长7.0%,是2004年以来能源消费增量最多的一年。   节能减排目标何以成为“老大难”?   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5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回答了这个问题。他说,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得不够好,具体涉及的6个指标,有3个指标没有完成:一是能源消耗的强度。单位GDP能耗年初目标是下降3.5%左右,但实际只下降了2.01%,没有实现年初预期目标。二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。2011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方地区的干旱,降雨减少以后,水电没有完全出力,所以能源结构中特别是电力结构中,火电增长幅度很大,而水电是下降的,使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还不如能源消耗强度的降幅。三是氮氧化物的排放。年初目标是下降1.5%左右,但实际结果不仅没有下降,还增长了5.73%。   张平认为,没有全部完成年初节能减排预期目标,原因是复杂的,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,增长方式比较粗放,结构调整滞后,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大。   今年两会上,一些代表委员也分析了节能减排目标成“老大难”的原因。归结起来,大家普遍认为,节能难主要难在六大耗能行业,由于我们目前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,对这些高耗能行业起着一个拉动作用。目前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比重的77%左右。除此之外,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、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、基础工作薄弱、能力建设滞后、监管不力等多方面问题。   今年是“十二五”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,我国明显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,相继发布的《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》、《“十二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,充分显示出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决心。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,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,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。   那么,今后一个阶段节能减排的关键在哪里?   首先,要节约能源,提高能效,   减少污染。政府工作报告对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部署,主要任务包括: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,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;综合运用经济、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突出抓好工业、交通、建筑、公共机构、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,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;优化能源结构,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安全高效发展核电,积极发展水电,加快页岩气勘查、开发攻关,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;等等。   其次,要积极完善财政激励政策。比如,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769.1亿元(同比增长9%),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: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建设,加强重点领域节能,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,淘汰落后产能,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。   目前来看,节能减排工作已进入“深水区”,既要靠政府推动,更要借助市场力量。因此,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,已经迫在眉睫。用市场力量来推动节能减排,需从多方面入手。要尽快明确政府和市场在节能减排上的定位,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能,政府要努力做好,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,政府就不要过多干预。要加快完善节能减排补偿机制,吸引社会资金进入,政府还可对企业转变落后生产方式行为给予合理经济补偿。要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,让高排放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。比如,在税收政策上,应继续实施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。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,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等。 / 新乡市龙江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厂 主营:炼油设备
  • 2024新澳门原料大全
  • 手机:13598687332
  • 传真:0373-7843208
  • 网址:/
  • 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位邱工业区

2024新澳门原料大全 手机:13598687332 咨询热线:13598687332 网址:/

公司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位邱工业区

网站建设:中企电子商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7-2018 2024新澳门原料大全 豫ICP备12025203号-1  

百度统计 豫公网安备 41072602000119号